跳去內容

牡丹亭

出自維基百科,自由嘅百科全書
《牡丹亭》演出

牡丹亭還魂記》,簡稱《還魂夢》或者《牡丹亭》,係劇作家湯顯祖喺明朝萬曆四十五年(公元1617年)根據明朝話本小說《杜麗娘慕色還魂》創作既劇​​本,講既係一名千金小姐杜麗娘同窮書生柳夢梅既愛情故事[1][2]

故事情節[編輯]

杜麗娘喺夢裏面邂逅書生柳夢梅之後傾心相愛,萬分思念之下,鬱鬱寡歡,最後竟然傷心到死咗。死咗之後,佢老豆杜寶喺去淮陽升官做安撫使之前,將杜麗娘埋葬喺後花園既一棵梅樹下面,然後修建咗一座梅花庵。杜麗娘既靈魂繼續揾佢既夢中情人,冇幾耐書生柳夢梅上京考試,路過住咗喺梅花庵。喺梅花庵,柳夢梅遇見杜麗娘既遊魂,然後發展咗人鬼戀。杜麗娘既靈魂嚟到地府,判官查過生死冊之後,發現佢命不該絕,而且命中注定有一段姻緣,所以就放佢返人間。而柳夢梅喺殿試度考中咗狀元。最終幾經波節之後,杜麗娘同柳夢梅有情人終成眷屬,終於可以結婚[3]

四大古典戲劇[編輯]

《牡丹亭》同埋《西廂記》《長生殿》再加上《竇娥冤》(或者《桃花扇》)一齊俾人叫做中國四大古典戲劇[4][5]

主要角色[編輯]

杜麗娘[編輯]

杜麗娘係《牡丹亭》裏面嘅女主角。杜麗娘係官家大小姐,嘅聰明、嫻靜,又美麗、動人。湯顯祖通過夢境同埋幽冥兩種奇幻嘅意象,亦都打破咗男女性別角色同埋情慾嘅社會規範,描繪咗杜麗娘。佢追求心中嘅愛情生活,喺夢裏面同書生柳夢梅熱戀,因為掛住夢中情人,思念成疾,仲死埋,俾佢老豆埋葬咗喺梅花樹下,起咗間梅花庵。後來柳夢梅真係去咗梅花庵,杜麗娘鼓勵柳夢梅進京考試,柳夢梅考中狀元,杜麗娘亦都復活咗,最終實現咗佢嘅愛情願望。

容貌[編輯]

杜麗娘係一個難得一見嘅絕世美女。係杜麗娘梳妝,準備遊園嘅時候,侍女春香睇見杜麗娘打扮後嘅美貌,講咗:「今日穿插得好」,然後杜麗娘唱:「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,艷晶晶花簪八寶鎮 ,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,恰三春好處無人見。不提防沉魚落燕鳥驚喧,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。」[6]

性格[編輯]

王思仁係第一個點評《牡丹亭》嘅人,佢嘅評語係:「杜麗娘之妖也,柳夢梅之癡也,老夫人之軟也,杜安撫之古執也,陳最良之霧也,春香之牢賊也,無不從筋節竅髓,以探其七情生動之微也」[7]。 王思仁將杜麗娘嘅形象概括做「妖」,原因係杜麗娘做咗佢嗰個年代好多人都唔敢做嘅嘢,佢好勇敢咁去追求愛情、可以為佢追求嘅嘢付出生命做代價,即使同當時嘅社會制度對抗,仍然努力抗爭。而在《圓駕》嗰節,杜麗娘在皇帝面前據理力爭,更加顯現咗佢對自信、堅決,「妖」中有佢老豆杜安撫嘅故執。

喺《牡丹亭》裏面,杜麗娘對「情」嘅感覺係有不斷成長嘅,從《閨塾》到《圓駕》,由最初嘅壓抑、羞澀,到夢裏面嘅身心徹底解放,然後復活咗之後,馬上又再矜持起來,原因就好似杜麗娘喺《婚走》所講:「前夕鬼也,今日人也。鬼可虛情,人須實禮。」喺虛幻嘅世界,喺夢境裏面,佢可以放任自己、身心自由、真情流露,可以為情而「妖」;而人總要面對現實世界,所以喺現實世界,佢係知書識禮、老成持重、甘於接受道德倫理嘅束縛[8]

形象[編輯]

杜麗娘嘅「還魂」故事本身,其實喺傳統戲曲裏面唔係一個新嘅概念。但係同傳統戲曲裏面嘅「還魂」唔同,湯顯祖對杜麗娘形象嘅刻畫可以話係入木三分,深得人心,勾起咗明清期間唔少女仔嘅共鳴,所以個故事喺當時好受女仔歡迎,好多當時嘅女仔對杜麗娘嘅遭遇都好同情,亦都好有代入感。就好似明朝馮小青講嘅:「冷雨幽窗不可聽,挑燈閒看牡丹亭。人間亦有癡於我,豈獨傷心是小青!」

明朝同埋清朝,《牡丹亭》都係閨閣禁書,喺《紅樓夢》嘅第二十三回(西廂記妙詞通戲語,牡丹亭艷曲警芳心)裏面講,林黛玉想去見賈寶玉,走到梨香院嘅牆角嘅時候,賈府戲班嘅十二個女仔喺度練習唱戲,林黛玉聽到佢哋唱《牡丹亭》嘅《驚夢》嗰段:「原來奼紫嫣紅開遍,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。良辰美景奈何天,賞心樂事誰家院。」就自歎,心想:「原來戲上也有好文章。可惜世人只知看戲,未必能領略這其中的趣味」、「則為你如花美眷,似水流年……」、「你在幽閨自憐」,佢嘅感覺係心動神搖、如醉如痴、站立不住[9]

杜麗娘嘅形象重點唔係佢嘅「死而復生」後嘅經歷,而係佢「因夢而亡」嘅體驗,呢點喺傳統戲曲好少見。而呢種「因夢而亡」嘅體驗係由一場「春夢」開始,蕩起咗杜麗娘嘅無限春心,呢種人類本能嘅情慾衝動、生理慾望嘅探討,一直係歷朝歷代嘅戲曲故事講得比較隱晦嘅。[10]

柳夢梅[編輯]

柳夢梅係《牡丹亭》嘅男主角,佢係一個典型嘅書生,喺《牡丹亭》個古仔裏面,佢同女主角,大家閨秀杜麗娘,喺夢裏面相識、邂逅。醒咗之後,杜麗娘因為思念夢中情郎,而鬱鬱寡歡,最後仲死咗。杜麗娘嘅老豆杜寶,去淮陽升任安撫使之前,將杜麗娘葬喺後花園嘅梅樹下面,又修咗一座梅花庵,請咗個道姑管理。佢兩個再見嘅時候,已經係人鬼殊途,佢哋嘅愛情故事感動咗閻羅王,佢俾杜麗娘還魂翻生。

意象[編輯]

柳夢梅個名,「柳」、「夢」、「梅」三個字都有意思,係一種意象組合。

「柳」喺中國歷史概念裏面離別嘅象徵,就好似《詩經》嘅《採薇》講到:「昔我往矣,楊柳依依」。而柳枝亦都可以話係《驚夢》呢節裏面,柳夢梅俾杜麗娘嘅愛情信物。佢哋戀愛係由柳夢梅講: 「恰好花園內,折取垂柳半枝。姐姐,你嘅淹通書史,可作詩以賞此柳枝乎?」開始嘅。[11]

夢可以令人忘卻自身嘅實現環境,放心咁去享受快樂。正如李後主(李煜)嘅《浪淘沙令·簾外雨潺潺》裏面講:「夢裡不知身是客,一晌貪歡」。

而夢可以話係《牡丹亭》整個故事嘅主線,呢個夢令到原本無可以相遇嘅男女主角可以相遇,互相愛慕。呢個夢亦都令到男女主角可以突破現實同埋禮教嘅束縛,大膽咁追求內心嘅真實情感,發展出愛情。好似《詩經.齊風.雞鳴》所講咁:「甘與子同夢」[12]

梅花係喺嚴寒嘅冬天即將要過去,春天快到嘅時候,最先開花嘅植物,所以梅有春天嘅像徵。而杜麗娘喺梅樹下面等待柳夢梅,亦象徵咗一段春情嘅開始。就好似《驚夢》裏面,杜麗娘講嘅:「曉來望斷梅關,宿妝殘」。

喺古代,「梅」字其實有「媒」嘅意思,例如《詩經.國風.召南.摽有梅》呢首詩嘅「梅」,係比喻及時婚姻[13]

參考[編輯]

  1. YUAN, Jiaxin (2023-01-01). . Dissertations from all years.
  2. (PDF).{{cite web}}: CS1 maint: url-status (link)
  3. 丹亭 - 维基文库,自由的图书馆. zh.wikisource.org (簡體中文). 喺2023-12-03搵到.
  4. 治詮釋與情欲轉移: 論晚清至 1940 年代 牡丹亭 的接受情況 (PDF). 原著 (PDF)喺2023年11月21號歸檔. 喺2023年11月21號搵到.
  5. 曾永義 (1991). (中文). 正中書局.流傳文化.墨文堂文化. ISBN 978-957-09-0367-6.
  6. 丹亭/惊梦 - 维基文库,自由的图书馆. zh.wikisource.org (簡體中文). 喺2023-12-03搵到.
  7. 季曉燕 (2006–12). . (韓文). 10: 171–204. ISSN 1598-6888.{{cite journal}}: CS1 maint: date format (link)
  8. 丹亭/婚走 - 维基文库,自由的图书馆. zh.wikisource.org (簡體中文). 喺2023-12-03搵到.
  9. 樓夢/第023回 - 維基文庫,自由的圖書館. zh.wikisource.org (繁體中文). 喺2023-12-03搵到.
  10. 麗娘形象的心理解讀——情感矛盾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. ndltd.ncl.edu.tw. 喺2023-12-03搵到.
  11. 丹亭/惊梦 - 维基文库,自由的图书馆. zh.wikisource.org (簡體中文). 喺2023-12-03搵到.
  12. 经/鸡鸣 - 维基文库,自由的图书馆. zh.wikisource.org (簡體中文). 喺2023-12-03搵到.
  13. 經/摽有梅 - 維基文庫,自由的圖書館. zh.wikisource.org (繁體中文). 喺2023-12-03搵到.